华邦制药:1月24日召开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万里无云网
2025-04-05 15:50:57
中小企业强,地区经济才会强;专精特新企业多,发展质量才会高。
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内整体消费需求不足,消费意愿不强,储蓄率大幅提高,消费需求却大幅下降。如果力争2022年-2023年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左右,就要求2023年GDP增速在7%以上。
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全年GDP增长3.3%。(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提振消费信心,需要为消费者排忧解难,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无后顾之忧、敢消费。不过,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消费需求仍然存在。提振消费信心,需要持续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消费模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让消费者愿意消费。
此外,企业也应围绕消费提质升级,多提供更加绿色、智能的优质产品,更好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同时,中消协将针对直播带货、预付式消费、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和领域开展理论与实务研究,揭露批评有损消费信心的行为,发表消协主张,提出立法、监管建议,推动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猪肉供给整体有保障,预计价格涨幅有限。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2023年国内消费将开启复苏进程。(2.0%涨幅)处于温和水平,与欧美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其次,他认为2023年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减小,全球通胀中枢大概率较2022年下移。其背后原因,王青认为得益于疫情前两年国内货币财政政策始终未搞大水漫灌。
IMF预计2023年全球CPI将由2022年的9.3%明显下降至4.7%,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将明显下降。数据显示,12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8.7%,降幅比上月扩大8.0个百分点。
此外,家庭大件消费有所好转。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了2022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2月同比上涨1.8%,环比持平。单月最高点出现在9月,同比涨幅为2.8%。王青表示,预计2023年国内高通胀风险依然不大,这将为宏观政策灵活调整提供较大空间。
不过,2023年CPI整体涨幅仍将处于3.0%以下的温和区间。家庭大件消费的好转表明居民消费信心有一定程度的回暖。回顾2022年月度数据,各月CPI同比涨幅皆未达到3%。2022年3月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CPI涨幅的预期目标是3%左右。
12月份,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家政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7.7%、3.8%、1.0%。需求方面,12月份多地处于疫情流行期,餐饮业面临一定冲击,猪肉消费需求较往年同期偏低。
市场也在讨论启动收储的可能。春节效应还作用于其他商品和服务。
果蔬价格环比大幅上涨,充分对冲了猪肉价格下跌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粮食连续丰收,农业生产持续保持稳定,除鲜菜受天气影响外,整体食品难有较大的价格起伏出口大省接单情况有所好转束珏婷指出,当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是外贸稳增长面临的最大压力,部分行业需求疲弱、订单不足。我们将继续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功能平台,落实好《商务部与香港特区政府关于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据她介绍,从商务部跟踪监测的样本外贸企业情况看,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特别是出口大省接单情况有所好转。我们愿与各方共同努力,为中外人员安全健康有序往来创造更好条件,为推动国际旅游业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一是稳步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共建单一自贸区工作。
三是大力支持香港、澳门发挥自身优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重要作用。202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2022年预计规模将再创新高。
充分利用好稳外贸相关工作机制,及时了解、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指导企业用好普惠金融、稳岗就业等普惠性政策。
请问商务部将如何促进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积极推动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内地与港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束珏婷表示,一直以来,商务部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积极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交流合作,持续扩大内地对香港、澳门开放。稳步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共建单一自贸区工作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调整,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更加便利。我们将加快落实商务领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同时,支持香港、澳门同各国各地区开展更加开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支持香港尽早加入RCEP,并对外商签自贸协定,拓展区域经济合作。
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和广大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共同努力,我国外贸经受住了重大风险考验,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商务部将加大稳外贸支持力度束珏婷强调,外贸保稳提质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束珏婷指出,新冠疫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多种形式参加境外展会。
2022年以来中国旅行服务有所恢复,1-11月进出口总额7580.5亿元,同比增长8.2%。2021年中国旅行服务进出口总额789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仅为2019年同期的40.1%,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19年的36%下降至14.9%。
当日发布会上,束珏婷还回答了促进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对2023年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预估等提问。202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再创新高发布会上,有记者问,疫情三年给外贸企业对未来的信心造成不小冲击,新冠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外贸形势是否会明显好转?商务部考虑从哪些方面提振外贸企业信心?如何进一步帮助外贸企业境外参展、对接洽谈?对此,束珏婷表示,过去三年,世界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国际经贸环境动荡不安。办好广交会等重点展会,加强对境外采购商的招商招展。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做好贸易促进工作,支持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对接洽谈。
三是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她表示,202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再创新高。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2年底,全球国际旅游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65%。愿积极推动国际旅游业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的重新开放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有何影响受到关注。
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增强接单信心。束珏婷表示,将全力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